多數台灣人對於「小林武史」的印象,通常始於岩井俊二。
1996年9月14日,《燕尾蝶》於日本上映,25年後,岩井俊二至今導演生涯中,世界觀最為滂薄與浩大的代表作。不同於前作《情書》的浪漫純愛,岩井俊二鏡頭下的《燕尾蝶》有如世紀末寓言。
那時,大學才剛畢業開始拍音樂錄影帶的岩井俊二,被找去拍攝〈Keisuke Kuwata〉專輯錄製的幕後影像,這是岩井俊二與小林武史的初相識,「在拍攝的那三天,我看見的是當時同樣也很年輕的小林武史,居然能『對等』地和桑田佳祐對話,心想著這人真的好厲害,就此在心中記住這個人的名字。」
而後得知自己編曲的〈いつか何処かで〉的音樂錄影帶,是由一個還只是畢業沒多久、很厲害的導演拍的,小林武史笑說從那個時候開始,「岩井俊二」這個名字有如「咒語」般不斷出現。
我知道你、認識你,但我們仍只是個過客,小林與岩井之間的關係,大概就是「刻在我心底的名字」,而真正牽起兩人合作緣分的媒人,剛好正是《燕尾蝶》的女主角Chara。正確一點的說法,應該是Chara當時的經紀人同時也是小林武史的前經紀人的一句話:「你不知道嗎?《升起的煙火,從下面看?還是從側面看?》明明是一部電視劇,卻讓岩井俊二拿到日本映画監督協會新人賞!」
衝著這句話,以及抱著想一賭這位年輕導演才華的好奇心,小林武史決定一個人跑去新宿的獨立電影院,欣賞當時正在上映的《情書》。在滿場的電影院,他感受到這位名叫岩井俊二的導演,即將在日本掀起一波新的浪潮。
小林武史當時應該也沒想到,之後會助岩井俊二一臂之力的人,會是自己。而兩人正式的相遇也在一場酒局中經朋友的介紹下認識,那時的小林武史帶著酒意說著,「你好,初次見面。啊......我們不是第一次見面......原來你就是岩井俊二啊!真的很高興能見到你。」
至此,小林武史+岩井俊二的等式,即將改變日本電影。
文章全文:https://everylittled.com/article/152148